本帖最后由 RXTX 于 2017-11-30 15:00 编辑
我相信,只要做买卖的人总会碰到形形式式的人。当然,这是多余的“废话”,但总有一些人能让你在“你来我往”中窥见到些许“人性”,有趣但也充满无奈。 这类人只要有好的东西上柜,他们马上就来询价。他们问过价格之后,要么是悄无声息,要么就说“太贵”。过一天,他们又会来问,然后又说“太贵”……如此往复,如同迷路的小孩---永远在路上。他们的心思别人早己心知肚明----“守株待兔”的同时,还渴望着头上掉下来一个大苹果。毫无疑问,他们在等着“讨便宜”。 此外,这类人还有着特别彰显的“高贵个性”,只要一谈到“价格”,这些人对“二手机”充满了“鄙夷与不屑”,在他们眼里“二手机”理当很“贱”,其实背后透出来不过是他们想“占便宜”的迫切心态而己;另一方面,他们似乎也死死的不肯去买“新机”,嫌贵呀!这类人不断用“纠结”折磨着自己,但也分明波及到了他人。 我们之前也曾讨论过:“淘二手机”首先淘的是“心态”,其次是“价位”。健康的心态这“关”不过,你就永远不可能“淘得好”东西,通俗来说:“淘不安生”。因为不懂得尊重二手物品应有的市场价值,你要的只是“便宜”,买得高点将会“痛苦”,买得低点更会“忐忑”。 “二手事物”其实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是架构生活以及生命的必然。就“人”本身而言,就是一个典型的“二手范例”。你或许坚定疑议:“我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不一样的花朵,是无可替代的……怎么可能是“二手的”?但我想问:你抬起的是你昨天的“腿”吗?你用的是你前天的“嘴”吗……你自打出生以来,哪一天不是用着“二手的”自己?本质上,你生存多少天,就是“二手了”多少回。从这个角来讲,人的“二手属性”要远远大于一只手机。不仅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也是“二手”,歌曲《新欢旧爱》里有一句歌词说得好:“谁的新欢不是别人的旧爱”。 或许,你又会质问:这样的思路了无意义,茶杯、桌椅……哪一样不是二手?“人”怎么能和“物”去相提并论?但我想要说的是,有时人还真比不了一只杯、一张椅……物品碎了就碎了,折了就折了,真实而率性,而人呢?总乐于矫情假意、乔装隐晦、假装高贵、扭捏难耐…… 总的来说,“买卖”肯定是“自由”的,而“自由”的首要内涵就是“尊重”。 有了“尊重”,买方就不可能为了私心失去对一个东西的基本价值判断;有了“尊重”,卖方就不可能只顾眼前,漫天要价,以次充好,让顾客流失,断送自我;有了“尊重”,买卖就不会仅仅是“买卖”,还可能是“友谊”,是美好时光的“积累”,是买卖双方共同成长的“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