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35161|回复: 1

[通知公告] “健康仪征2030”行动计划

[复制链接]

4801

主题

195

回帖

1万

威望

管理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金钱
33512
发表于 2018-11-21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仪征政府论坛 于 2018-11-21 09:00 编辑

  推进健康仪征建设,是仪征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按照《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健康江苏2030”规划纲要的通知》(苏发〔2017〕5号)、《中共扬州市委、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打造健康中国的扬州样本”行动计划>的通知》(扬发〔2017〕38号)以及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的部署,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实施“健康仪征2030”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如下:
  一、总体思路
  坚持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以提高全市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共建共享、全面健康”为主题,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突出饮食安全、生存环境、健康生活、医疗服务、健康保护、健康养老、健康产业和健康社保等重点领域,全方位推进健康服务各项工作。把“健康仪征”作为民生基础工程,从解决关乎城乡居民健康主要问题出发,将促进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推动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深化医改为抓手,加快相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构建比较完善的健康促进制度体系。尊重健康领域发展规律,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推动健康服务从粗放型发展向绿色集约式发展转变,切实提高城乡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坚决维护基本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的公益性,推动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强化个人健康意识和责任,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健康维护、健康服务新格局。   
  二、行动目标
  全面确立大健康理念,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努力满足城乡居民对健康快乐的本质需求。到2020年,全市健康生活环境得到明显优化,健康生活方式在各类人群中更加深入人心;城乡居民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重点人群健康维护和促进工作卓有成效;建成符合人口老龄化形势要求的健康养老体系;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并取得明显效果;形成一批可复制、有影响、可推广的健康仪征建设成功案例。到2030年,全市健康优先的制度设计更加完善,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健康服务更加优质公平,人人享有高质量的健康服务和高水平的健康保障,城乡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保持扬州领先水平。
  三、主要内容
  (一)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行动
  1.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推行标准化、清洁化农业生产,推进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大力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确保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扩大地产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覆盖面。加快推进食用农产品质量论证,建立完善食用农产品全程追溯机制。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严厉打击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2.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宣传贯彻工作,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建成市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实现对食品药品企业信用等级的实时评定和信息公开。扩大食品抽检批次和频率,重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合格率达到96%以上。在高风险食品企业建立电子追溯系统,在重点食品药品生产企业建立“透明车间”,在学校、敬老院和大型餐饮单位建立“透明厨房”。到2020年,创成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建设一批扬州市级食品安全示范镇。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管制度建设,提高日常监管水平。药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5%以上,药品不良反应年报告数达到每百万人口400份标准,召回问题药品、医疗器械处理率达100%。
  3.切实提高饮用水水质。加强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市区水厂的提标扩建,推进深度处理净水工艺改造,实现城市供水由合格水向优质水转变。实施乡镇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加快农村供水管网更新,提高农村供水质量,确保同网同质。进一步提升水质检测能力,原水检测项目增加到109项,实现从源头水到龙头水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
  (二)生存环境优化行动
  1.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组织实施大气污染企业全面达标排放行动,强化火电、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废气治理。全面完成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工程。推进石化、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查与综合整治,石化、化工行业全面推广“泄漏检测修复”技术,完成扬州化学工业园区和重点企业废气排放源整治工作,实现工业烟尘、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控制。到2020年,各类工业企业实现达标排放。协同推进机动车尾气、施工扬尘、餐饮油烟、秸秆禁烧等污染防治,有效解决复合型大气环境污染问题。
  2.全面提升城乡水环境质量。加强长江沿线和胥浦河、仪扬河两岸和登月湖环境治理,着力推进沿线工业污染治理、船舶交通污染防治、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良好湖泊建设、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湿地生态修复,打造“清水走廊”。开展重点水体、重点断面达标综合整治,重点实施仪扬河、胥浦河等水体整治。到2020年,长江仪征流域、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登月湖达到Ⅲ类水标准;全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7%以上,地表水市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40%以上,Ⅲ类水比例达到40%。推进黑臭河道治理,2019年底前,基本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所有入江、入湖支流消除劣Ⅴ类水。
  3.不断提高城乡绿化水平。按照市民出行300—500米到达公园绿地的要求,构建独具特色的公园绿地群,提升城市绿地生活氛围。着力推进城市主要出入口、城郊结合部、产城结合部、S125和S353沿线等重点区域绿化建设。推进城市公园体系建设,均衡公园绿地布局,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升公园绿地品质,高标准控制城市绿化附属工程绿地率指标。科学推进植树造林,强化现有成活林木管理,抓好新栽林木养护,保证林木资源总量不断上升。
  4.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深入开展市容环境、交通秩序、农贸市场、老旧小区、建筑工地、环境质量“六大整治”行动,实现文明城市建设的常态长效。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力度,积极推进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强化一体化推进、规模化建设和专业化管护,到2020年,实现行政村村部所在地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苏中领先。加快建成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资源化利用体系,逐步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全面无害化。
  (三)健康生活促进行动
  1.加大全民健康教育力度。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完善各级专业健康教育网络,积极创新健康教育的方式和载体,加强媒体协同,积极推进健康教育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等“六进”活动。普通中小学校每学期开设健康教育课不少于7课时,职业学校普遍开设健康教育课,到2020年全市健康促进学校比例达到90%以上。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医疗卫生机构在服务过程中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尤其要推动重点人群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2.引导养成科学膳食习惯。大力普及膳食营养知识,弘扬淮扬菜本味、清鲜、平和的传统优势,引导居民采用低盐、低糖、低油的烹调方式,形成健康的饮食文化。建立健全居民营养监测制度,实施临床营养干预。加强对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等营养健康工作的指导,建设一批示范健康食堂和健康餐厅。到2020年,全市营养缺乏疾病发生率显著下降,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进一步降低,超重、肥胖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3.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行动。优化城乡体育场地布局,逐步提质加密体育设施。继续推进生态体育休闲公园建设,坚持新建住宅小区必须按照室外0.3m2/人、室内0.1 m2/人标准配套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灵活利用城市空间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完善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加强公共区域体育设施管理维护,推行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每位青少年熟练掌握2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配足配好学校体育、卫生等专兼职健康教育教师和保健人员,健全体育课程体系。创新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健身项目和方法,支持老年人科学健身。实施在职人群健身指导纲要,促进在职人群体育锻炼制度化、常态化。加强体育组织培育,鼓励体育社团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
  4.持续减少危害健康行为。积极开展烟草危害宣传教育,将青少年作为吸烟预防干预的重点人群,到202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2%。落实公共场所禁烟制度,建设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无烟学校、无烟机关。加强限酒健康教育,减少酗酒行为,控制酒精过度使用,加强有害使用酒精监测。普及毒品危害及应对知识,重点提升学校毒品预防教育水平,提高吸毒人群管控和服务水平。
  (四)医疗卫生能力提升行动
  1.完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构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综合和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疾病防控机制。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健康、精神卫生和院前急救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15公里半径医疗急救圈”,重点加强农村医疗急救站点建设。建设市级消毒、检验、影像、病理、远程会诊等检验检查中心,以及脑卒中、胸痛、创伤、高危新生儿、高危孕产妇等急诊急救中心,提升检验检查水平,完善医疗急救体系。
  2.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制定并实施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新集、大仪、月塘3家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2020年全面达到二级医院标准,完善提升其他镇卫生院建设。到2030年全市再新建20个以上标准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保障城乡居民就近得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3.全面实施纵向医联体建设。将3个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作为苏北人民医院医联体单位,医院管理、专家服务全面得到苏北人民医院帮扶。全面组建以市级医院为龙头的市、镇、村一体化区域性医疗联合体,实现全市纵向医联体全覆盖。制定纵向整合管理规范,派驻专家到基层服务、建立统一培训制度、规范双向转诊机制,实现内部医疗资源一体化,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资源、信息系统、大型设备资源的有效整合。
  4.有效推进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以发展并放大优质医疗资源为目标,重点支持妇产科、儿科、精神、传染、急诊、重症、病理、康复等领域专科诊疗能力的提升,支持市人民医院、中医院积极引进医学新技术,填补区域临床诊疗技术空白,建设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大力推广基层适宜医疗卫生技术,全面提升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解决实际健康问题的能力。
  5.持续扩大妇幼健康服务供给。扩大妇幼保健和产儿科服务供给,对各级医疗机构产儿科区域进行标准化设置和规范化建设。健全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中心,着力提升产儿科医疗救治能力。将我市妇幼保健院纳入扬州妇幼保健联合体,构建新型妇幼保健网络和服务体系。整合孕前保健、孕期保健、住院分娩、儿童保健、儿童预防接种和计划生育服务,做到一本《生育全程母子保健手册》服务婚、孕、产、儿童保健等全过程;构建卫计行政部门、妇幼机构、预防接种机构在内的区域人口健康生育服务信息平台,实现生育全程信息互联共享,服务系统规范;推行“母子健康”微信公众号,实现服务机构与目标人群互动,增强群众生育健康获得感。拓展0—3岁婴幼儿早期发展服务,组织儿童早期发展师资培训。规范0—6岁儿童健康管理、疾病筛查和常见病防治服务,落实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儿童疾病预防和健康服务。
  6.全面提升全民自救互救能力。实施全民自救互救素养提升工程,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人员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100%接受培训。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配备自救互救设备和急救药品,支持、鼓励居民家庭自备医疗急救用品。
  7.努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成果,进一步落实中医药各项扶持政策,发挥中医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健全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开展全市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师承工作,建设名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培养学术经验继承人。加快中医院异地建设,建设省、市中医重点专科、学科。加强中医药文化保护,挖掘民间中医诊疗技术和方药,推动更多非药物中医诊疗技术列入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中医床位数达到0.75张、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38人,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
  (五)健康保护促进行动
  1.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投入,到2020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不低于国家和省定标准。增加针对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设立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推进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享受基本均等的公共卫生计生服务,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不同人群之间的公共卫生服务差距,提高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
  2.推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推进“三个一”工程,即力争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每个居民拥有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一张服务功能完善的居民健康卡。到2020年,力争与有需求的家庭形成长期稳定的签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全覆盖;基本完成居民健康卡发放工作,所有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对接、数据信息共享,建立管理一生、服务一生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3.提升生殖健康服务水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为育龄群众提供免费优质的生殖健康服务。完善出生人口监测工作机制,深化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深入实施妇女健康保障行动计划,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纳入居民医保,推进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筛查全覆盖。到2020年,全市住院分娩率稳定在99%以上,妇女病发病率在现有基础上下降3—5个百分点。实施出生人口健康素质提升行动计划,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推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制度。全面开展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加强危急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管理和救治。
  4.加强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健全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机制,提高各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处置能力。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建立健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机制。加强艾滋病检测、抗病毒治疗和随访管理,疫情保持在低流行水平。健全结核病分级诊疗综合防治服务模式,降低肺结核发病率。巩固全市消除疟疾、麻风病和重点地方病成果,积极应对流感、手足口病、麻疹等重点传染病。加强人畜共患病综合防治,强化动物源性传染病的源头治理。全市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年发病率保持较好控制水平,重大疾病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5.强化慢性病人群综合防控。积极争创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市。开展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加强全人群死因登记报告和肿瘤登记报告,强化癌症、脑卒中、冠心病等重大慢性病筛查和早期发现,针对高发地区重点癌症开展早诊早治。大力推广“三位一体”慢性病综合防控模式,结合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本实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管理干预全覆盖。加强口腔卫生工作,12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25%以内。
  6.落实残障人群康复相关政策。将符合条件的成年无业残疾人、重度残疾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按规定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逐步提高救助标准和封顶线,贫困精神残疾人免费治疗率达到100%。推广残疾人辅助器具和家庭无障碍改造补贴制度,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助听助行等健康行动。到2020年,全市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比例达100%。加强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和人才培养,有适应指征的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逐步实现全覆盖,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支付范围。完善医疗机构与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双向转诊机制。
  7.促进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推进专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建设发展,推广设立心理咨询室,普遍开展心理健康宣教及心理卫生保健。设立心理卫生援助热线,加强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干预,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妇女和不同职业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加强被监管人员心理矫治工作。组建专业化、社会化心理救援队伍,完善灾害和事故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不断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率和管理率,全市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保持在98.2%以上。建立病情稳定期贫困精神残疾人日常基本用药保障机制。建立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探索委托社会组织开展康复工作。
  8.加强低收入人群健康扶贫工作。对于建档立卡低收入人群大病保险起付标准比普通参保患者降低50%,大病保险各分段报销比例比普通参保患者提高5个百分点。降低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和实际自付费用。优先面向低收入人群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免费项目优质服务、收费项目优惠减免。逐步建立低收入人群健康卡,研究制定对低收入人群大病试行分类救治和先诊疗后付费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分级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逐年增加投入,保障弱势群体病有所医。
  (六)“颐养之城”建设行动
  1.促进医养融合发展。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衔接,构建养老、医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相互衔接的医养服务模式。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医养融合机构,鼓励一、二级医院和专科医院转型为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鼓励利用闲置房地产资源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项目。加强对老年人的家庭医生签约,推进高龄老人医疗护理康复上门服务,完善居家医疗护理的医保支付政策。到2020年,实现社区居家养老和养老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逐步提高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和护理型床位的比例,符合条件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100张床位及以上的护理型养老机构单独设置卫生所(医务室),100张床位以下的护理型养老机构可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合作,建立急救、转诊等机制。
  2.丰富健康养老服务产品。积极支持开发老年产品与服务,发展老年生活服务、医疗康复、娱乐教育、老年用品、休闲旅游等养老产业,引导企业开发老年服务产品,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化、专业化、集约化。采取社会保险强制实行和商业保险自愿补充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多渠道筹资、重点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以及医疗护理提供资金和服务保障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鼓励探索老年护理补贴制度,保障特定贫困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
  3.创新发展中医健康养老服务。以慢性病管理为重点,拓展针对老年人的中医健康服务模式。鼓励中医医疗机构面向老年人群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查体、保健咨询、中医养生知识宣传等服务。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强中医治未病科室建设,建立中医健康状态评估方法,丰富中医健康体检服务,为老年人提供融中医健康监测、咨询评估、养生调理、跟踪管理于一体,高水平、个性化、便捷化的中医药健康服务。推广普及易于掌握的理疗、推拿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与方法,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导引等中医传统运动。
  (七)发展健康产业行动
  1.优化社会办医格局。进一步优化社会办医政策环境,放宽社会办医准入,凡符合规划条件和准入资质的,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落实非公立医疗机构政策待遇,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康复、口腔、中西医结合、心理卫生、医疗美容、老年护理等资源紧缺型医疗机构,鼓励发展高端医疗服务;社会资本新设置的专科医疗机构床位数按国家及省有关标准执行。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承担部分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鼓励医师多点执业,放开公立医院在职或退休主治以上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或开设工作室。依法加强对非公立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监管。到2020年,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占比均达25%以上。
  2.创新发展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以生物技术药物、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现代中药、高端和新型药用辅料、高端医疗器械、康复辅助器具和新型智能康复系统、健康穿戴装备等为重点,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支持老年人专用保健用品、残疾人康复辅助器具研发生产。鼓励数字化医疗产品、适用于个人及家庭的健康检测监测和健康物联网等产品的研发与应用。
  3.积极培育健康服务新业态。大力发展健康体检、健康咨询、疾病预防等服务,规范发展母婴护理、养生美容等服务市场,加快发展心理健康服务。引导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中心、医疗影像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和血液透析中心。加快发展健康旅游,大力开发健康旅游项目,积极发展中医药生态保健旅游产业,开展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建设。培育发展健康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健康食品产业,拓展保健品市场。加快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加强体育健身休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适应多元化消费需求的健身休闲运动产业。开展健康服务产业集聚区建设,组织申报省级健康服务产业集聚区。开展健康服务业示范企业建设,促进示范企业品牌化、标准化、连锁化发展。
  (八)健康保险服务行动
  1.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按照“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的要求,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全民参保登记工作。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筹资机制,稳步提高筹资水平,深化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全面推行医保付费总额控制。利用医保结算网络和社会保障卡,建立“一站式”结算机制,推进异地就医联网结算,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2.加强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健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稳步提高重特大疾病患者保障水平。建立大病保险可持续筹资机制,依据扬州统一部署,实行大病保险市级统筹。积极推进实施医保精准扶贫政策,对医疗救助等困难群体和建档立卡城乡贫困人口,实行倾斜性支付政策,提高大病保险制度托底保障的精准性。
  3.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大力发展与基本医疗保险衔接互补的商业健康保险,鼓励保险公司开发与基本医保相补充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个人参加商业健康保险。推动发展医疗责任保险、养老机构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积极开发儿童保险以及与健康管理、运动健身、养老服务相关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参与长期护理保险工作。到2020年,基本建立市场体系完备、产品形态丰富、经营诚信规范的现代商业健康保险服务业。
  四、主要措施
  (一)推进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广泛开展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和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工程建设。注重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按照新的国家卫生城市指标要求,加大经费、设施投入和工作力度,确保高标准通过每3年一次的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到2020年,全市国家卫生镇比例达75%。
  (二)加大政府和社会对健康的投入。完善并落实各级政府对卫生与健康的投入政策,实现逐年稳步增长,重点支持基本医疗保障、公共卫生计生、基层卫生计生、公立医院改革、中医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大卫生、大健康事业投入。鼓励社会和个人加大健康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慈善健康服务机构。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融资担保机构支持健康服务领域创新型新业态和小微企业。鼓励设立由金融和产业资本共同参与的健康产业投资基金。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建立健康产业联盟,搭建投资平台,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
  (三)加强健康行动目标责任管理。成立“健康仪征2030”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相关重大事项的决策、管理和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卫生计生委,负责做好健康行动计划实施的日常工作。将主要健康指标纳入基层党政组织和各相关部门目标责任考核,专门制定考核机制、评价体系和激励办法。


“健康仪征2030”行动计划主要指标一览表.doc (61.5 KB, 下载次数: 9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1413

回帖

1万

威望

博士

Rank: 8Rank: 8

金钱
11470781
发表于 2018-12-20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中国–江苏–扬州–仪征市 电信
仪征人大和政协为仪征人民做件实事,督促市卫计委将白蛋白纳入医保目录范围并督查人民医院医生违规多次要求住院病人挂急诊购买白蛋白。家人住院在仪征市人民医院治疗,在治疗中,人民医院多次要求要给病人挂白蛋白,总共花费一万多元用来挂白蛋白,这一万多元全部是病人额外花钱在人民医院购买,而这一万多元还不能通过医保报销,每次医生要求家属购买白蛋白,都会先要求家属去挂个急诊的号,然后通过急诊号在人民医院交费购买,而当时的病人身体状况正常稳定,急诊更是无从谈起,每次购买五到六支,从操作过程可以看出,人民医院多次违规使用急诊的手段,违规让病人多次购买白蛋白,希望卫计委的领导给病人家属说法,这种违规行为何时能止。卫计委答复让找人民医院院长办公室,院长办公室推到医患纠纷办公室,最后不了了之。至今问题未能解决,该问题每天在人民医院依然在重复上演。希望仪征人大与政协为民做实事,彻底解决该问题,减轻百姓负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管理|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 ( 苏ICP备05004226号-2 )

GMT+8, 2025-1-13 13:07 , Processed in 0.040255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430号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