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我们还在为小孩结婚买房发愁,今天就要住上新楼房,这下心里踏实了。”在陈集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安置房分房仪式上,来自红星村的村民徐顺朝和120户农户一同领取了安置房的新钥匙。 近年来,陈集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优化农业产能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通过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充分调动农民集中居住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了镇村容貌和人居环境。 精准施策 打好“组合拳” 陈集镇以规划引领、政策激励、党群推动为举措,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2015年以来,先后在集镇规划区范围内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小区6个,建设住房1024套,新增耕地2200余亩,城镇化率达到35.8%。 “家里看病花了不少钱,至于买房,没钱,也不敢想,可没想到现在居然能住上新房,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双圩村低收入农户蒋福(化名)入住新家时说。针对低收入农户进镇安置的需求,陈集镇政府出台了专项帮扶政策,在安置价的基础上再减免200元/平方米,加上农户原来房屋拆除后的补偿费和奖励金,原来120平方米的老旧平房可以等价换住成80平方米的楼房。近两年来,陈集镇先后为低收入农户减免购房款22万元,共有13户低收入农户通过结对帮扶搬进了新家。对进城务工放弃宅基地的人员,镇里在充分征求个人意见的基础上,提高了补偿标准,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 内育外引 激活“一池水” 农业做优,环境做美;集镇做精,工业做强。这是陈集镇发展方向和目标。近年来,陈集镇实施万顷良田、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先后改善农地面积5.3万亩,对外转包近3.5万亩。陈集镇最西部的沙集村,地势起伏较大,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丘陵山区,也是革命老区。该村通过实施土地增减挂钩等项目,新增耕地113亩,全村92%的耕地转包给了大户,先后引进了2家扬州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过去的偏僻穷村变成了如今的水美乡村,全村580户农户中306户搬进了集中居住小区。 今年2月,陈集镇被确定为扬州市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试点乡镇。目前,总投资约2.2亿元的特色农民集中居住区已全面复工。“整个西山雅集三期工程充分利用了丘陵地区丰富多变的地形高差,通过错落有致的结构变化,体现了建筑组群的错落性和韵律感。”施工方项目区负责人胡磊介绍。 土地增减挂钩增的是群众实惠,减的是群众负担,不仅盘活了农村土地,还增加了建设用地指标。2019年初,陈集镇启动了占地250亩的经编科技产业园一期项目,秉持高效用地原则,引导签约企业以“联合拿地”方式打造经编特色“园中园”,创新“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筑风格、建多层厂房、打造无围墙工厂”模式,着力提升项目的集聚度、运营率。现一期项目共招引落户经编纺织企业11家,其中康诺纺织、奕杉纺织等8家企业已实质性开工,其余3家企业将于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待项目投产后,预计可新增年开票销售10亿元,同时可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