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刷后的大西生活区楼体焕然一新 “儿女们逢年过节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却没有地方停车”“想和老伴多出门转转,但是小区路不平,太不好走了”……城市中,既有一幢幢新楼拔地而起,也有一些房子慢慢“老去”。那些老房子是人们眼中的“老破小”,房老、路老、设施老是老旧小区常见的问题。这不仅是小区居民的一桩“心事”,也是城市治理的一块“心病”。为彻底改变小区面貌,我市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一批老旧小区实现“华丽转身”。 群众满意,是老旧小区改造的最高标准和行动指南。“工程施工期间,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的方式,与居民代表面对面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诉求。”建泰物业副经理张业告诉记者,为老旧小区安装门禁系统与每位居民息息相关,物业公司联合仪化退管中心以及社区工作站,组织居民代表参观了白沙三村安装好门禁系统的楼栋,同时,配合工程施工发放“关于门禁安装的十一问”宣传材料。 “过去迎江二村监控设施不完善,比较老旧,夜里或者距离过远的话,画面就模糊不清。这次我们将摄像头换成了高清摄像头,解决了画面模糊不清的问题。”在仪化整治改造项目负责人王俊带领下,记者来到迎江二村监控室,二十多个监控画面整齐排列在显示屏上,画面内行人、车辆清晰可见。 记者了解到,改造后的老旧小区,破损楼体全部修缮、雨污管线全部更换、小区道路全部更新、电子监控全部覆盖、楼道照明灯全部到位,机动车停车位、非机动车停车棚、单元门禁、围墙、绿化、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有条件的单元楼还加装了电梯。 作为迎江二村的老居民,78岁的尹国范见证了小区居住环境的改变。“我们小区是名副其实的老小区了,说它‘老’是因为它是上世纪70年代后期建的,另外,我们小区居住的基本上是老年人,所以,进行整治改造是我们住户多年的心愿。”面对记者,尹国范打开了话匣子,“原来这块路一直高低不平,一到雨天就得蹚水出门,不穿高筒胶鞋根本走不了,大家都戏称这是‘在小区看海’。”如今,尹国范常在小区内散步,新增设的健身器材区是他最爱去的地方。 位于沿山河西路与西园北路交口处东南角的大西生活区建于1988年,30多年风霜使得小区内楼房破旧,下水道堵塞,道路坑坑洼洼。9月1日,记者走进正在改造中的大西生活区,发现新铺好的柏油路面、粉刷一新的楼道墙面、新安装的雨水管道透着一股活力。 “现在只剩下小区入口处的河塘升级改造工程没有完成。”大西生活区改造项目负责人赵光明告诉记者,河塘升级改造工程是新增项目,完工后,将彻底解决小区内及小区出入口道路雨水积水问题。“以前这里是臭水沟,现在我们把它开挖成塘做成景观,既能储存雨水又能美化环境。我们还在河塘旁新建了一处雨水提升泵站,下雨时小区积水可以通过提升泵排到沿山河里。” 大西生活区改造项目于去年9月份拉开帷幕。“改造前,我们把规划方案和改造内容整理成住户意见征求单,小区内共有住户604户,我们一户一户上门征求意见。”赵光明的办公桌上放着厚厚一叠住户意见征求单,单子上写着住户的签名和填写日期。 如今,大西生活区住宅楼、车棚、围墙粉刷一新,小区内道路、雨污水分流、绿化、监控等已改造完成。此外,新建养老用房1座,新增车位约90个,新增路灯119盏。“以前女儿开车回来要在小区里绕好久,现在家门口就有停车位,别提多舒心了,改造后的小区好看更好住。”贾祖华高兴地向记者介绍小区改造后自己的“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