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仪征电视台锦绣乡村栏目对当前仪征农业电商建设情况作了现场采访,先后采访了万年鲜、蓝蕴和聚源春三个农业基地,涉及蔬菜、水果、家禽和茶叶等产业,有经营多年的自建电商平台,有近两年刚开设的网店,也有当前比较流行的抖音直播。仪征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职能科室陪同采访,并围绕全市农村电商发展的总体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主要措施作了交流。 早上6点多钟,记者起早赶到位于城区万年农贸市场内的万年鲜电商公司,工作人员正热火朝天地忙于线下集中配货和发货,电脑前、摊位上、冷链运输车旁,到处是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万年鲜多年坚持全部走电商平台销售,第一天晚上集中处理批量产品订单,并进行分类汇总,第二天早上5至7点集中调集人手配货,7点前发货基本结束。公司克服种种困难,长期坚持使用电商平台,销售蔬菜、肉、蛋、家禽等农副产品,利用电台媒体和农贸市场人流量大的优势,积极开展电商平台品牌推广和宣传,吸引了大批消费者从线下转入线上,享受线上订货线下直接送货上门的服务,今年线上交易已达800多万。 第二站来到位于枣林湾的蓝蕴蓝莓基地,现场拍摄并采访了公司负责人汤总,90后的汤总充满活力,在做传统电商的同时,紧跟时代步伐,频频使用抖音推介公司农副产品,已拥有相当粉丝,基地蓝莓、草鸡、鹅、禽蛋等销售情况良好。好多农副产品规模小、季节性强,蓝蕴公司淡季引进外地时鲜农产品,在抖音平台销售,延续抖音直播内容,巩固粉丝赚足人气,同时赚取额外利润弥补淡季损失,值得小规模农业主体借鉴。 第三站采访了仪征枣林湾的聚源春茶叶基地,茶叶是仪征区域品牌、传统优势产业,聚源春茶叶基地茶叶种植、加工、营销较为成功,积极参与科研和产品开发,主动参与各项活动和推介,并已形成自己的品牌,既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又营造了独特的农业观光休闲氛围,公司与第三方电商平台合作,开设了淘宝、京东等网店时间不长,但一直积极适应新的产品营销方式,主动安排员工接受电商培训,茶叶营销不断从线下转移至线上,由于开展了品牌推介宣传,已有北京、上海等外地客户线上下单,电商平台的影响力正逐步形成。 当前我市农村电商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规模问题、成本问题和技术人才问题。农产品规模大小决定了企业对电商营销方式的自主选择,当地市场饱和了或竞争激烈,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半径,将产品销售到更远的地方会主动选择电商,产品产量大、采摘期短,企业会通过电商预售提前收获订单,产品成熟后集中线下送货,解决采摘保鲜仓储问题。引入电商需要一定的成本,自建电商平台包括建设成本、相关费用,还要动态更新、产品宣传,直播带货、网红带货佣金特别高,与大的电商平台合作年费、排位成本高。电商需要相对稳定的技术人才,一方面要对现有销售管理人员进行电商培训,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引进专业电商人才,专业开展电商维护和电商营销。 针对本地实际情况,结合即将召开的全省电商工作会议,以及“十四五”农业信息化规划要求,思考如下。一是发展理念,不管企业怎么卖、卖什么农产品,先让电商企业赚钱,先存活下来,让电商平台运作成功。二是政策扶持,针对现有较大规模的农业主体,给予项目建设支持,政策允许的话给予引进专业人才补助,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开展电商技能培训,在遴选培训对象和选择授课内容上下功夫,让想听想干的人去学,学他们想学的实用技能;加强电商使用宣传,让农业主体自愿建设和使用电商营销方式。三是规模发展,进一步抓好产业发展,做大产业规模产品规模,通过规模化推动农业主体主动选择电商营销方式。四是品牌建设,电商建设好了或是网店开起来了,农业主体还必须不断加强品牌建设和电商平台推介,产品品牌推介和电商平台推介要同步进行,公司名称、产品品牌与电商平台名称建议只用同一品牌,开展多方位、高频次的品牌宣传和推介,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提高产品和电商平台的认知度,促进电商销售水平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