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国庆“同唱一首歌”德育活动。 仪征市真州小学。 走进真州小学,古色古香的教学楼,舒适的校园环境,班级里书声琅琅,学生朝气蓬勃,文明之风扑面而来,这都是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带来的新气象。 “荣获‘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是对我校工作的肯定,更是一种鞭策。”江苏省特级教师、真州小学校长郭仕红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学校是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阵地,文明校园应立足于通过实际行动,让学校育人环境更精致、师生素质更高、文明程度更优。此外,真州小学特别重视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积极营造文明校园氛围,通过开展“四好少年”“文明班级”等评比活动,号召师生共同参与。如今,校园更美丽了,学生更懂礼貌了,志愿者也增多了。 1 做优校园环境 增加文明温度 “真州小学建于1997年,因古镇‘真州’府苑得名,以‘真’为本,我们对校园物质文化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整体设计,把校园打造成一部办学愿景、学校课程、传统文化完美融合的‘立体教科书’。比如,教学楼主体采用回廊式建筑,飞檐翘角,古色古香,与仪征地方文化相结合,将校园的几个天井、园子打造成了浓缩‘真州八景’文化的课程基地,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真州小学党总支书记郑巍介绍。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讲文明树新风”“八礼四仪”等宣传标语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在提高知晓率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价值观,营造“处处见文明,人人崇尚文明”的校园环境。此外,学校还开展环境教育,每周颁发卫生流动红旗,积极开展节约教育,倡导光盘行动。学校定期开展“5·12地震疏散演练”“119消防演练”,把安全、环保、节约理念牢记心头,多年来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是“江苏省平安校园”。 2 强化师资建设 增强文明力量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进文明校园创建扎实开展的重要支撑。基于多年的研修积累,真州小学教师成长迅速,教师许芳在全国赛课中获得一等奖,20多位教师在省、扬州市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目前,真州小学共有各级各类骨干教师28名,其中省特级教师1名、扬州市级特级教师2名、仪征市名师5名、仪征市名班主任1名,培养这些高素质教师离不开该校实施的“幸福教师工程”。 为培养一支献真心、有大爱、育真人的真情教师队伍,真州小学实施“幸福教师工程”,通过成立教师社团、自行车社团、篮球社团、太极社团,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凝聚人心,提升幸福感。一方面,该校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学期初,教职工签订师德师风考核责任状和拒绝有偿补课承诺书,定期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学期末组织师德师风考核,近年来,教职工无违法违纪行为,无体罚或变相体罚现象。另一方面,该校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组织师徒结对、青蓝工程,积极开展各级各类课堂教学交流活动,组织教师参与省级规划课题《陶行知教育思想引领下小学“真课堂”的实践研究》等多个课题研究,开展教研组、备课组活动。 3 加强德育教育 提升文明高度 一直以来,真州小学秉承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真谛,大力推行素质教育,逐步确立 “崇真尚美,享受成长”的办学理念,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坚持立德树人。该校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借助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帮助学生熟知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电子屏幕、宣传栏、黑板报等校园宣传媒介,加强“文明校园六个好”“八礼四仪”等宣传。开齐德育课程,保证课时及师资力量,在少先队大队部的精心组织下,开展了“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等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德育研究,把思想道德建设融入学校教学各个环节。在教务处和德育处的牵头下,认真落实礼仪课程、科技课程、童玩课程、艺术课程、阅读课程、智慧课程、家政课程、真州文化课程,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心理健康知识培训,精心布置心理咨询室,着力培养学生阳光心态、健康人格。 近年来,真州小学有46名学生获评江苏省“四好少年”,15名学生获评扬州市“优秀少先队员”;在历届市运会,均获得前三的好成绩;参加“新华杯”书画大赛,捧回8个冠军杯;低年级学生参加扬州市“珠心算”比赛,获得团体一、二名;高年级学生在全国机器人赛场,获得冠亚军。 师生观察“开心小农场”蔬菜长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