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民政局以第二批全省现代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建设为载体,交出了一份扎实的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成绩单”:会同市纪委、市委组织部率先在扬州地区制定出台3份相关文件;立足以小切口推动解决大问题,确定“创新‘立体式’村务监督机制,打造亲民清廉乡村”实验主题;以率先在扬州地区全面推行镇纪委委员挂钩联系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为切入点,实事化、项目化推进省级现代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建设;制定实验区行动方案、试点村任务清单、试点村考核清单;在创新推动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组务公开、村级小微权力监管、乡贤助力矛盾调解、村企互动等方面,形成了探索性、创新性成果,初步构建具有仪征特色的制度健全、主体多元、内容丰富、程序规范、成效显著的农村现代社区治理新发展格局。 A 以创促建 创新顶层设计 制定出台相关文件。 2019年,省民政厅批复我市为第二批全省现代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为强化实验区推进的严肃性和协调性,市民政局会同市纪委将实验区主要内容纳入《仪征市“清廉乡村”建设2020年重点分解表》推进和考核范畴,明确完善治理体系、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的任务要求;制定《仪征市省级现代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1年)》《仪征市省级现代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建设试点村任务清单》,并召开专题会议,对推进农村现代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建设和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分大仪、新集、月塘3个片区,召开实验区建设现场观摩推进会,帮助试点村聚焦主题、打造特色。 B 创新机制 聚焦村务监督 月塘镇推进纪委委员挂钩联系村务监督委员会。 今年4月,市民政局会同相关部门,率先在扬州地区联合下发《镇、园区纪(工)委委员挂钩联系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度》,推动近60名纪委委员(含纪委书记)挂钩联系136个村务监督委员会,编印下发《镇纪委委员挂钩联系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职手册》,制定《仪征市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职激励暂行办法》,探索建立“纪检监督+村务监督+”乡村现代社区治理新模式。今年8月,市民政局会同相关部门,率先在扬州地区制定下发《关于规范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操作程序的通知》《关于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运行机制的通知》等文件。市民政局指导新集镇、刘集镇、月塘镇、开发区、枣林湾旅游度假区等镇(园区)召开镇(园区)纪(工)委委员挂钩联系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推进会。 C 强化效能推动实践创新 新集镇凌东村政务公开栏。 我市省级现代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建设强化顶层设计,强化乡村源头预防和治理,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创新性。创立镇纪委委员挂钩联系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度,强化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强化村务监督制度执行刚性。市民政局“创新推行镇纪委委员挂钩联系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被扬州市民政局表彰为2019年度民政工作创新创优成果项目。此外,民政部主管的《中国社会报》和《乡镇论坛》、省民政厅官网官微、扬州市民政局三级民政主流媒体,扬州市委办《扬州快报》,仪征市委办《仪征情况》先后刊登推介市民政局的先进做法。 推进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值得推广的案例。新集镇新集村“两委”拓展村务公开形式,研究出台《组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细则》,编制25项村级小微权力流程图;试行符合条件的村党组织班子成员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试行信访首席负责制等,建立村务监督信息提供奖励机制,及时收集群众反映的难事、热点事;结合全科社工模式,明确专职人员实行代办和帮办,确保村民不跑“冤枉腿”。新集镇花园村探索成立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私营企业主等组成的“有理大家评议事工作室”,在各类矛盾纠纷中发挥积极作用。大仪镇盛棠村通过不断挖掘乡贤潜能,探索发挥乡贤参与现代农村社区治理中的矛盾调处作用,如扬州飞鸽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省金牌调解员王金昌,结合基层矛盾纠纷特点,不断创新调解思路,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