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防控期间,市发改委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细化措施,加大力度,切实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市发改委16名工作人员主动请战,要求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们放弃节假日休息,从早上7点奋战到深夜11点,念好“清、护、检、巡”四字诀,积极协助真州镇天宁社区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念好 清 字诀 基本情况掌握明了 多个深夜,在天宁社区会议室,市发改委志愿者赵拥军、孔欢、高平等人忙着将登记好的核酸检测人员信息录入电脑,每一户、每一人仔细录入、认真核对。这是他们晚上挨家挨户敲门采集的信息,每一份数据都是志愿者熬夜奔波、不厌其烦询问得来的。 疫情防控期间,市发改委志愿者协助天宁社区对辖区所有住户进行地毯式排查,实行台账式管理,及时掌握动态情况,做到排查无死角、全覆盖。志愿者孙玮、陈莉莉每天入户排查,上门发放居民通行证;高平、曹灏和杨竹在卡口对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近期收集到的网格化详情,对过往人员逐一进行在册查询,确保数据及时更新补录。 念好 护 字诀 联防联控强化帮护 市发改委志愿者对疫区及风险区返乡人员进行重点“帮护”,落实居家隔离措施,每户实行跟踪“帮护”,帮助居家隔离人员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疫情防控初期,志愿者余伟、高平、孙玮和陈莉莉等人,点对点“帮护”6户封控户,每天为封控户送菜上门,打扫房前屋后卫生,帮助封控户处理生活垃圾,并对楼道与周边进行消毒消杀,让封控户安心隔离、生活无忧。 念好 检 字诀 应检尽检一个不少 核酸检测是新冠肺炎确诊的决定性判断依据,进行全民核酸检测势在必行。我市先后进行了三轮全民核酸检测,市区与乡镇同时进行,一天内必须结束一轮检测。为配合天宁社区做好辖区居民核酸检测工作,市发改委增派志愿者挨家挨户敲门进行人员登记与核对,并抓紧设置核酸检测人员排队障碍式廊道、遮阳棚,设置外围警戒线。 核酸检测中,志愿者解志强、赵拥军、孔欢和杨竹身穿厚重闷热的防护服,克服疲倦与酷热参与核酸检测工作,保证天宁社区核酸检测工作顺利进行。解志强微胖怕热,他告诉笔者,穿上防护服10分钟后,他身上就湿透了,如同蒸桑拿一般,大颗大颗的汗珠顺着手臂往下流。作为退役军人,赵拥军、赵玉坤深刻理解“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含义,他们冲锋在前、身体力行,展现了发改人不怕困难、克难攻坚的勇气。 念好 巡 字诀 紧盯细节严防漏洞 市发改委志愿者配合天宁社区落实网格化防控制度,在对社区居民开展排查登记的同时,集中进行消毒消杀、垃圾清理。在天宁社区入口处,市发改委设置了天宁巷东、西两个卡口以及近水楼台北苑三个卡口,志愿者赵玉坤、袁中、王晨、邱泉、曹灏、周登峰、廖荣曜和厉廷胜8人从早上7点到深夜11点轮流值守,查验来往人员的健康码、行程码,并详细登记外来人员信息。此外,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工作精神,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多次前往社区、街道与楼栋,督查并慰问志愿者,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积极出谋划策,手把手指导。 雨天给疫情防控工作增加了难度。“您好,请配合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在天宁巷西入口,志愿者赵玉坤为居民测完体温后,又为居民撑起伞,方便其拿出手机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赵玉坤笑着说:“哪里有困难,我们就去哪儿。”期间,不少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赵玉坤不厌其烦,帮助他们完成健康码注册。嗓子哑了,脸上痒了,浑身上下湿透了,都不曾停下。 疫情防控期间,市发改委志愿者冲锋在前、敢于担当,有的走村户、深摸排,勇当防控“敲门员”;有的战高温、斗酷暑,争当社区“守门人”;有的强服务、展初心,做好检测“保障者”……他们是这场疫情阻击战中顶得住的中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