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关于印发〈金融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结合扬州实际,进一步发挥金融要素保障作用,加大市场主体纾困帮扶力度,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扬州市中心支行特制订20条金融支持措施。主要包括深化普惠小微金融服务、优化疫情防控和受影响较重行业和群体金融服务、加大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等方面具体举措。
具体包括:
深化普惠小微金融服务
1.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正向激励作用。稳步用好用足新增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引导各银行机构加大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重点对象的精准支持力度,2022年,力争实现办理再贷款再贴现100亿元,直接受益市场主体5000户以上。有效落实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普惠小微贷款接续政策,按贷款余额增量的一定比例提供激励资金,引导法人银行普惠小微贷款新增超70亿元。提前做好项目摸排储备,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再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普惠养老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我市的尽早落地。
2.深入开展普惠小微金融服务强基跃升专项行动。各银行机构要调配专业力量,组建金融顾问团队,稳步提升小微金融服务的触达面,在二、三季度集中走访市场主体10000户以上,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占比不低于90%。通过分类对接、精准拓展、科技赋能等手段,优先做好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领域的金融支持,重点投放首贷、信用贷,力争实现全年全市新增首贷户3000户以上、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增长30%以上。以就业优先为导向,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实施力度,支持新市民等各类符合条件的个体经营者创业就业。对出租车司机、网店店主、货车司机等灵活就业主体,各银行机构可比照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加大对其经营性贷款支持力度。
3.用好用足普惠性支持政策。积极对接当地政策性担保机构和各类转贷基金,稳步扩大苏科贷、苏信贷、苏农贷、苏服贷、富民创业担保贷款和妇女创业贷等融资规模,力争上述低成本普惠领域贷款增速在20%以上。鼓励银行机构创新开展“留抵退税”类贷款业务,进一步深化银税互动、放大政策效应,为守信纳税的中小微市场主体提供充足的贷款支持。
4.加大金融减费让利力度。落实好利率市场化改革政策要求,推动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同时加强对不规范存款产品的监测整治,增强让利的可持续性,力争全年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成本降幅不低于15BP。继续实施新开办企业基本户开户免费政策,同时,各银行机构要结合自身情况,自主拓展减费让利项目,推出特色减费让利举措。全年各银行机构普惠领域减费让利不低于2亿元。
5.持续优化小微企业银行账户服务。各银行机构要积极推动通过企业开办平台、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柜员机、微信公众号等电子渠道提供预约开户服务。各对公网点应能提供小微企业简易开户服务,主动公开开户服务事项、开户服务负面清单、账户服务监督电话。鼓励各银行机构积极运用技术手段提升账户服务水平,推动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在银行开户环节的应用,深化与政务服务等部门的合作,推广银行网点一站式办理企业开办。
6.进一步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水平。扩大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范围。将更多符合条件的银行和企业纳入试点范围,积极建立优质企业后备库,使贸易便利化政策惠及更多外贸企业。推动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增量扩面,积极创新试点,拓宽外资流入渠道。支持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出口贸易新业态新模式规范发展;加强与商务、海关等部门密切协作,优化流程,统筹推进,全力支持我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建设,助力中小微外贸企业跨境电商业务便利化发展。
7.着力提高企业汇率管理水平。各银行机构要积极配合开展汇率风险管理宣传推广活动,持续引导中小微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落实中小微外贸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专项扶持行动相关要求,积极拓展外汇衍生品首办户,提高中小微外贸企业汇率避险水平。通过增加授信、减费让利等方式,降低企业外汇套保成本,吸引更多企业自愿加强汇率风险管理。充分利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免收中小微企业外汇衍生品交易相关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手续费的契机,推动更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企业接入银企服务平台。
8.畅通小微企业退税资金拨付通道。建立财政-税务-国库-银行协同工作机制,高效推进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落实,人民银行各支行要提高国库审核监督效率,做到退税业务“即来、即审、即办”,确保退税资金及时、准确、安全直达市场主体,促进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尽早享受到政策红利。
优化疫情防控和受影响较重行业和群体金融服务
9.建立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对防疫相关医院、医药用品制造和采购、承担疫情防控和应急运输任务的物流运输企业和司机等行业群体,各金融机构要主动加强对接,建立信贷服务“绿色通道”,简化办理流程,优先配置金融资源,提升应急保障能力。鼓励银行推出抗疫贷、复工贷等线上化、纯信用金融产品。拓展扬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服务、“金民”系列数字化普惠金融平台功能,引导金融机构依托平台推广线上金融产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一键式”融资服务。
10.稳妥做好对受困群体的信贷支持。各银行机构要提前摸排贷款到期情况,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贷款,通过续贷、展期等方式纾困解难,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不单独因疫情因素下调贷款风险分类。对货车司机因疫情影响偿还汽车贷款暂时存在困难的,各银行机构应视情合理给予展期或续贷安排。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的人员或参加疫情防控的人员,对其存续个人住房等贷款,灵活采取合理延后还款时间、延长贷款期限、延迟还本等方式调整还款计划予以支持。切实保障公众征信相关权益,继续落实好受疫情影响相关逾期贷款可以不作逾期记录报送的有关规定。
11.积极对接财政贴息政策。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体娱乐、会展旅游、仓储运输等服务业小微企业在2022年3月1日至6月30日之间向银行机构申请并取得的新增流动资金贷款,各银行机构要积极引导并协助相关贷款企业享受地方贷款贴息政策。
加大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
12.强化产业链供应链核心企业的金融支持。发挥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作用,择优推动应付账款多、融资可持续、对接意愿强的供应链核心企业对接中征平台开展线上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力争全年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突破160亿元。
13.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金融支持。积极落实《金融支持专精特新三年行动方案》相关要求,围绕“制定专项信贷政策”“推出专属创新产品”“建立专员负责制度”“升级专门支持措施”“配套专业金融服务”“打造区域专营机构”等“六专”行动举措做好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各银行机构要积极推动运用知识产权质押、投贷联动贷款等创新贷款产品,加大对企业科技开发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争取全年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突破15亿元以上。
14.全力做好金融支持绿色转型发展。用好绿色再贷款产品和绿色再贴现工具,加大对绿色涉农、绿色民营小微的支持。联合相关产业部门,探索金融支持绿色发展新模式,积极助力建设宝应、高邮低碳产业发展基地和生态碳汇试验区、江都南水北调调水输水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广陵区两山示范基地。确保全年绿色信贷增速超30%。
15.深入推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全力支持宝应荷藕、高邮禽蛋、仪征茶果、江都花木等特色产业发展,着力打造一县一品示范品牌,以点带面推动全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依法稳妥开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农业设施抵押贷款等融资业务,有效盘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运用中征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拓宽农村资产抵质押范围。
16.全力满足外贸企业融资需求。各外汇业务经办银行要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利用各类外汇金融服务产品,帮助企业引入低成本境外资金,多方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充分利用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大力拓展出口应收账款融资,力争2022年新增融资规模增长1倍以上,努力做大出口信保保单融资规模。
17.完善住房领域金融服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坚持“房住不炒”基础上,按照我市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严格执行最低首付比例、最低贷款利率要求,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区分项目风险与企业集团风险,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重点做好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的金融服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加大流动性贷款等支持力度,满足建筑业合理融资需求,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保持建筑企业融资连续稳定。
18.积极对接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创新平台。各银行机构要深入对接“金民链”“金民网”平台,持续拓展产品创新应用场景,提升线上金融服务的广度和质效,及时响应线上金融服务“调度中心”发布的各类金融需求,加大对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先进制造业等领域以及地方政府重点推进项目的金融支持。
构建常态化宣传对接机制
19.组织开展政银企宣传对接活动。全年,组织全市银行机构开展各类政银企宣传对接10场以上。
20.统筹媒体资源,做好对外宣传。深入总结金融支持助企纾困的典型模式、成功案例、经验做法和创新机制,做好宣传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