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与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农民朋友来说,即使在科技日益发达的当下,天气的好坏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粮食的收成。如何有针对性地“观云识雨”,助力农户科学生产呢?近年来,我市气象部门不断加强技术革新,完善气象灾害预警机制,农业气象精细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夏收作业基本结束,新一季的水稻种植陆续展开。在新集镇稻麦示范区,气象局的稻麦小气候观测站正在全天候运行,观测站通过实时监测区域气象要素,及时为三夏农忙提供有针对性的防御建议。
在我身后的是稻麦气候自动站,它主要是对稻麦生长周期的气要素进行监测,主要包括气温、风向、风速、土壤湿度、雨量等一些要素,能够方便我们对灾害性天气,以及病虫害等,为农民进行服务。
种粮大户金泉在示范区内承包了1000多亩土地,在这片土地上耕耘了7年。他告诉记者,刚开始种田的那几年,由于缺乏精准的气象预报,几次被灾害性天气打得措手不及,而如今,随着气象预警服务日益完善,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少。
暴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是“三夏”期间农业生产中最常遇见的自然灾害。麦收期间,种田大户就如同与时间赛跑,因为一旦出现大范围暴雨天气,就会导致小麦霉变。现在,气象站就设在田间地头,种田大户们省心了许多。
气象局为我们建一个移动的气象站,我们可以在它的屏幕上面观看到未来15天的天气预报,能够有效掌控未来的天气情况,给我们田间管理有一个合理的安排,气象局还为我们专门制定了短信,每当有重大天气变化的时候,气象局都要给我们发信息进行提醒。
加大气象科技创新力度,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是近年来我市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重点。而拓展气象信息传播渠道,让农户第一时间接收到气象预警讯息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今年我们也和融媒体中心合作,把预警信息加入应急广播系统的播送,此外我们还跟政法委合作,把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纳入网格化管理,在全市的网格员群中,定期地开展气象科普,以及重要气象灾害过程的气象服务,近期我们还和市应急管理局开展全市的灾害信息员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村的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市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市气象局不断加快设施设备升级换代的步伐,提供更加专业性、精细化预报服务。
近年来,我局也是不断地更新我们的观测设备,目前我们的气象观测设备已经实现全部的自动化,人员不需要进行人工观测,主要对数据进行维护、监测,及时地发布各种预警信息。
目前我市的地面气象观测已实现自动化,包含了农业站、交通站和常规气象站共16个观测站点,地面观测采集、数据传输业务已告别传统的人工操作。其中的稻麦小气候观测站由市气象局和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引进,在病虫害预测、农田环境监测和改良、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等方面效果显著。
今年我们预计还会多增加几个(自动站),实现每七公里都有一个自动站的目标,以便我们能更精细地向农民朋友提供气象服务。
依托现代化观测设备,在今年的三夏期间,气象部门与农业部门合作,联合发布夏收夏种气象服务专报,结合具体的农事操作,构建专门的气象信息资讯。同时,利用卫星雷达等技术,提供短时临近服务,使气象预报更加精准。
我们也对仪征市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进行建设,目前平台已经建设完成,投入使用,现在我们跟有关部门合作,把仪征的水利局等相关单位纳入预警发布中心平台,有预警信息时,都可以通过这个预警平台发送给广大的市民朋友。
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7px; letter-spacing: 0.544px; text-align: justify; visibility: visible;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contenteditable="false" 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