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1943|回复: 0

[动态] 让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复制链接]

4816

主题

195

回帖

1万

威望

管理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金钱
33834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8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12日和12月8日,本报连续报道陈集镇杨庄村村民丁庆有申请志愿捐献遗体的感人事迹。从“求助”申请捐献,到在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丁庆有用行动告诉人们,再平凡的生命也能有不平凡的贡献。

随着人们对生命认知的进步,遗体捐献逐渐被广泛接受,出于对这个世界的感恩与留恋,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过世后将身体用于医疗救助和医学研究,让自己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截至目前,仪征已实现遗体捐献17例,器官角膜捐献3例。前有已如愿捐献遗体的华兴公司工人李青、大市社区居民秦磊等,现有积极申请志愿捐献遗体的高位截瘫老人沈志华、清贫残疾人丁庆有,生活中的他们默默无闻,却愿以自己的生命光辉照亮别人的生命。

对社会来说,遗体捐献是对医疗卫生事业作出贡献。对个人来说,遗体捐献是高尚人格的体现。遗体研究器官移植代表了医学的进步,遗体捐献则象征着生命意义的升华。现实中,“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让人们对这份荣光望而却步。叶落归根,是回归,亦是反哺,是“化作春泥”的奉献。反观人的生命本身,生命的迹象消失后,以躯体遗泽社会,更能体现“归根”的意义。

此外,遗体捐献意义及申请方式没有广泛宣传,对志愿捐献者事迹宣传力度不大,对完成捐献的无名英雄追思纪念活动没有形成影响力,对志愿者亲属给予的尊崇及抚慰不足以抚平悲伤,让人们的参与积极性不高,甚至对有志愿捐献想法的亲友加以劝阻。据统计,目前我市登记成为遗体器官角膜捐献的志愿者不到百人。

宣传和纪念遗体捐献行为,引导人们正确对待疾病和死亡,让遗体捐赠人的家属支持亲人的高尚行为,很有必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管理|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 ( 苏ICP备05004226号-2 )

GMT+8, 2025-2-4 18:56 , Processed in 0.031544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430号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