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9008|回复: 1

[其它] 逐步复建仪征文庙的设想

[复制链接]

4816

主题

195

回帖

1万

威望

管理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金钱
33834
 楼主| 发表于 2021-1-6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状元桥。

笔者(右二)与阮元塑像合影。

六合文庙。

海安中学孔子像。

道光志学宫图。

1950年仪征文庙大殿。

文庙即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场所,由于古代往往将学校和孔庙建在一起,所以有庙学、学庙、学宫、儒学等多种说法。仪征县学的布局是前庙后学,文庙的大成殿与县学的明伦堂、尊经阁在同一中轴线上,东西两路分别有教谕和训导署。

仪征县学的前身是真州州学,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明代降州为县,建县学于玄妙观东,其位置在今天的解放路市政府。万历十三年(1585),知县樊养凤认为科举成绩不佳是县学风水不好,将县学与资福寺互换,这样资福寺搬到了今市政府位置,县学就搬到了原资福寺,即今前进路实验中学和人民医院停车场及病房大楼的位置。

县学搬迁到新的位置后,科举局面果然逐渐有起色,尤其是康熙五十七年(1718)李昭治任仪真知县,疏浚整治县学周边水系后,消除了“江淮之水不合,则邑中之甲科不振”的因素,全县创纪录,有11人同时中举,而11名中举者中有一位叫陈倓(1695-1739,字定先,号爱川,曾赐一品服,充册封安南使),他于雍正十一年(1733)再接再厉考中进士。更重要的是,他是这一年(癸丑甲科)会试第一名、殿试第一名,39岁的状元。

“泮池新柳”能成为真州八景之一,关键有两个看点。

第一个看点是仪征县学建筑规模比较大。

从《道光重修仪征县志》给出的“学宫图”,结合县志有关描述,可知县学大概有这些建筑:

中路:“宫墙万仞”照壁、东“金声”牌坊、西“玉振”牌坊、泮宫门、泮池、木栅屏墙、东“圣域”牌坊、东下马碑、西“贤关”牌坊、西下马碑、棂星门、东名宦祠、西乡贤祠、大成门、东庑、西庑、大成殿、东祭器库、西乐器库、明伦堂、尊经阁(文武状元牌坊具体位置不明确);

东路:奎光楼、青云楼、文状元桥、崇圣祠、土地祠、教谕衙门、教谕衙大堂、照厅、祀厅、两进上房和一般用房;

西路:武状元桥、训导衙门、训导衙大堂、照厅、祀厅、两进上房和一般用房。

康熙二十三年(1684),时任礼部侍郎、在丹徒老家丁忧的张玉书,应邀为仪真邑绅许松龄等捐资修缮县学善举作《记》,他在《记》中说道:“余往日过仪真,爱其风土类江南。学宫望江,群峰如暮云横天末,而高柳夹道,绕泮池左右。墙内桃李数十株,花时若图绣。吾固知其人文之必盛。”可谓“泮池新柳”的真实写照。

2019年5月13日,厦门大学祁刚教授来仪征考察。他是复旦地理所毕业的博士,研究运河与寺庙关系的专家,走访调研过很多学宫。笔者陪他考察仪征县学旧址,他很惊讶地说:“我看过很多地方的泮池,没有见过仪征这么大的,州学、府学的泮池面积都没有这个大。”

第二个看点是仪征县学人才辈出,文武状元、榜眼、探花、传胪“品种”齐全,三朝阁老、父子传胪、两世开府、簪缨华胄佳话不断,确实是仪征的骄傲。仪征县学(包括宋代州学)有辉煌的历史,《道光重修仪征县志》之选举志统计历代进士,宋代93人、元代1人(蒋宫,府志有载,县志只载其乡举)、明代22人、清代50人(截止道光三十年),补齐咸同光三朝14人,实为64人。

科举成绩位列前四名的有:

蔡薿

宋崇宁五年(1106) 状元

景旸

明正德三年(1508) 榜眼

陈倓

清雍正十一年(1733) 状元

江德量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 榜眼

谢增

清道光三十年(1850) 探花

陈嘉树

清道光二年(1822) 传胪

陈彝

清同治元年(1862) 传胪

吴筠孙

清光绪二十年(1894) 传胪

注:北宋蔡薿,虽幼居真州,但《宋史》指其为开封人,《嘉庆重修扬州府志》《道光重修仪征县志》皆载其为仪征人。《嘉靖惟扬志》卷十九亦载其为仪真人。

仪征县学历代武科,明代武举18人,武胄21人;清代武进士17人,武举94人。

杨谦为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武状元。

从仪征县学(州学)走上仕途,官居二品以上的有:

蔡薿

(1067-1124,北宋,官至吏部尚书)

吴敏

(1089-1132,北宋,官至知枢密院事)

刘大中

(?-1140,北宋,官至参知政事)

曹义

(1390-1460,明代,官至辽东总兵)

杨谦

(生卒年待考,清代,官至天津总兵)

杨凯

(1684-1765,清代,官至湖广提督)

阮元

(1764-1849,清代,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傅)

吴文镕

(1792-1854,清代,官至湖广总督)

卞宝第

(1824-1893,清代,官至闽浙总督)

仪征县学还有众多捐资重教的故事,如许氏五世捐修县学、盐政曹寅为明伦堂题匾、校友阮元为县学捐赠编磬和编钟等。

如今,古代县学还剩下的古迹有实验中学里的泮池、文状元桥,人民医院里的若干残碑。实验中学内新建了优秀校友阮元塑像。

文庙是一邑的文脉所系,笔者在外地探访调研,不少地方在修复或重建文庙。笔者参观过修复后的泉州文庙、寿县文庙、桐城文庙,据悉,徐州、常州、邳州、常熟、六合都已修复文庙,海安在古代不是县城,没有文庙,现在海安中学建起了孔子塑像。

如今在古县学遗址上,泮池北岸有一些民房,民房后面大部分为市人民医院的停车场,逐步复建仪征文庙是有可操作性的。为了补齐“古城不见古”短板,延续仪征千年文脉,提升仪征城市品位和文化自信,建议有关部门考虑逐步复建仪征文庙,可以先行规划、分步实施,在泮池北岸逐步复建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等建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326

回帖

2865

威望

研究生

Rank: 6Rank: 6

金钱
4511
发表于 2021-1-6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中国–江苏–扬州 电信
当年有多短视把天宁塔下面一片地卖给开发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管理|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 ( 苏ICP备05004226号-2 )

GMT+8, 2025-2-4 19:34 , Processed in 0.031468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430号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