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 真州养老服务中心入住老人(左)做手工。 近日,在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院子里,汤老太开心地与护理人员聊天。80岁的汤老太刚入住该中心时,有眩晕症、风湿、老年痴呆等多种疾病,大小便不能自理,精神总是萎靡不振,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照料,汤老太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汤老太老有所养是我市近14万60岁以上老年人养老的一个真实写照。 近年来,我市通过颐养示范社区、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形成镇级养老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助餐点、活动室、康复场所等多层次服务网络的编织和延伸,在扬州地区率先建成半失能、失能特困老人护理院,居家、社区、机构三轮齐转的开放式养老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为众多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便利,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机构养老提质增效 走进大仪镇敬老院,白墙青瓦洒满阳光的院落里,老人们正悠闲地坐在长廊中聊天,伴随着广播里播放的音乐哼着小曲,一幅温暖又祥和的画面。大仪镇敬老院是扬州市率先建成的标准化区域性养老医疗服务中心,古典园林式的环境让人倍感舒适,环型步道休闲设施、观赏文化墙、慰劳服务医务站、智能化消防安全管理网络系统,补齐农村养老短板,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质量。 对照省“双改造双提升”工作要求,2020年,我市选定铜山敬老院进行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改造和失能(失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机构改造,设置自理区、护理区、失智区和护理室、活动中心等。投入980万元,依托月塘乡卫生院建设月塘护理院,设置护理型养老床位50张,目前已完成主体改造,即将投入运营。投入400余万元,对真州养老服务中心进行扩建,新增养老床位50张。投入1500多万元,联合住建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消防大队完成全市13家养老机构消防审验。 社区养老颐养宜居 面对社区空巢老人吃饭难的问题,2013年,真州镇新村社区开设了居家“小饭桌”,每天为辖区老人提供两餐健康美食,且对行动不便的老人,组织人员上门送餐。目前有50多名老人在此就餐。“小饭桌”不仅为空巢老人解决了吃饭问题,也成了他们交流谈心的休闲之地。 对标满足老年人最基本、最直接、最关心的养老服务需求,我市出台了《仪征市颐养社区建设2020年度实施计划》,建成真州镇五一花苑、青山镇古湄家苑和月塘镇谢集街道3个颐养示范社区,为周边近6000名老人提供常态化服务。结合党群服务中心项目,统筹打造标准化居家养老中心11个,镇级老年活动中心2个、社区老年活动室15个、社区老年人康复场所7个,城市社区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会化运营率61.11%。完成251户困难、高龄、援鄂医护人员赡养的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为城区30户特殊困难失能老人提供家庭养老床位服务。 居家养老覆盖全面 站在仪征市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前,呼叫中心、家庭养老床位、手机APP点单、养老机构监管等功能一应俱全,“我们这个平台设置了很多模块,专业的上门服务、高效的智能服务等,比如老人的子女可通过手机微信小程序助餐模块预定菜品并支付餐费,直接在助餐点取餐或者送餐上门,极大地提升了老年人生活质量。”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2019年,我市出台了《仪征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办法(试行)》,投入1680万元,为全市近1.4万名居家的高龄、独居、空巢、留守、失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困难老年人开展探访与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和精神关爱等专业服务,更好地满足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需求。投入600余万元,建成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工单派发、统计分析、呼叫中心、家庭床位、手机点单、机构监管等功能,通过“互联网+养老”模式,形成全人群覆盖、全方位服务、全过程监管、全天候响应的养老服务框架。 “今年,我市将借助2021世园会效应,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