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下旬南京、扬州等地相继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仪征市教育局在全面做好教育系统防疫工作的同时,坚持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通过实施一揽子教育惠民计划,深入推进疫情背景下“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力破解师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绿色专线,3大部门齐发力 秋季学期开学在即,为保障在外就学学生安全有序离仪赴学,仪征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学校防控组、采样检测组、交通管控组联手开辟绿色通道,于8月21日开通仪征至南京南站的定制客运班线,专供离仪赴学的留学生、大学生、中小学生、幼儿园学生以及未成年学生家长免费乘坐。 据了解,该班线每天安排上午、下午各1个班次,在认真做好信息登记、核酸检测、两码查验的基础上,有序将有需求的学生送至南京南站,以便他们按既定时间顺利转车赴学。截至目前,受益学生已突破200人。 市民梁雪先生为此专程赶至学校防控组,对工作人员说:“疫情当前,你们勇于担当,积极帮助群众解难纾困,最大限度满足在外就学学生安全出行的需求,我代表学生家长向你们致敬,为你们点赞!”
咨询热线,24个小时不打烊 7月30日,仪征市教育局设置咨询服务岗,在疫情防控最为吃紧最需要人手的关键时刻,安排1名专业人员坚守岗位,就师生群众可能存在的心理困惑等方面问题及时予以疏导和解决。 8月19日,为对《关于仪征籍在外就学学生返校(报到)工作的通告》相关事项和流程进行详细解读,仪征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学校防控组组建工作专班,耐心解答群众疑惑,切实帮助在外就学学生细化出行方案。 8月28日以来,仪征市严格按照扬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咨询工作的会议要求,落实专人专班,全面回应广大师生家长关切,接受涉及教育工作的一切咨询。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将办公电话开通了呼叫转移功能,坚持做到服务热线全天候24小时“不打烊”,每天接听咨询电话近500个。”
专项整治,91所学校无死角 为扎实推进“双减”政策落地,严格防范人员集聚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仪征市要求辖区200余家校外培训机构一律暂停开放,并明令禁止全市91所学校4700余名教师开展任何形式的线下培训辅导。 连日来,仪征市通过学校自查、教师志愿者协查、有关部门巡查等方式,就可能存在的在职教师进行有偿家教和培训机构违规恢复开放等方面问题进行重拳整治。仪征市教育局有关负责同志持续深入各住宅小区,张贴《关于帮助监督有偿家教行为的通告》1000余份,并邀请广大市民参与监督,提供相关线索。 仪征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宏军表示:“一直以来,我们对在职教师开展有偿家教‘零容忍’,目前正值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任何形式的家教行为我们都将严肃处理。”
志愿服务,2400位教师总动员 7月31日,仪征市教育局发布紧急通知,动员全市11个园区、镇和30所市直学校,组建了由2400余名教育工作者组成的79支志愿者队伍,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了一股强劲力量。 教师志愿者努力克服台风、暴雨和高温影响,全力支援防控一线,服务防疫大局。特别是在3轮全民核酸采样检测工作中,教育系统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协助各村、社区查清人口底数,维持采样检测现场秩序,并扎实做好配合协调工作,为核酸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志愿服务工作中,涌现出了一支特殊的队伍——由实验幼儿园63名幼师组成的抗疫“娘子军”。她们身穿红马甲、肩戴红袖章,分赴天宁、弘桥、城南、奎楼等4个社区支援抗疫工作,成为防控一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线上教学,60000名学生全覆盖 8月中下旬,鉴于开学时间延迟,仪征市开始策划学生线上学习准备工作。与此同时,统筹安排骨干教师拍摄线上教学视频,通过扬州“智慧学堂”全面推送优质课程资源。据了解,此次学生线上学习共分3个类别。初中、普通高中启动线上教学,小学三至六年级实施线上学习指导,小学一至二年级和幼儿园开展居家生活指导。 为保障全市60000余名学生顺利开展线上学习,连日来,仪征市对全市学生线上学习条件进行地毯式排查,面向缺少终端设备、宽带网络和有线电视的207名困难学生制定“一人一案”,为他们及时提供帮助,确保线上教学和学习指导“一个都不少”。 8月31日下午,仪征市实验小学电教中心主任王荣、科信组骨干教师李仁娇来到六年级五班学生金子茹的家中,为她送来了一台平板电脑,并就平板电脑的使用方法和在线学习的操作流程进行细致指导。金子茹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老师为我解决了学习设备问题,我可以和别的孩子一样,如期进行线上学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