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南谯区充分利用紧邻南京优势,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东风,打破省际、市际藩篱,创新平台载体,塑造发展样板,与南京市浦口等区域强化协同合作,经济文化融合日益紧密,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正快速崛起,成为省际毗邻区融合发展的样板。系列报道《跨江融合发展·南谯行》请看第三篇:创新平台载体 塑造发展样板。
【本台记者 何宇】
近年来,滁州推动宁滁一体化发展,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我现在所在位置是滁州高教科创城,从这里往东18公里是南京江北新区,往西18公里是滁州市中心,区位优势真的是很明显,是链接滁宁的重要板块。
滁州高教科创城地处南谯区新城境内,长期瞄准南京各大高校招才引智,先后与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锁定无人智能、信息技术、健康生活三大方向,着力将“科创城”建设成为首批“产城融合”示范区,成功吸引了中关村信息谷科技服务公司等多个高科技企业落户。
【安徽中关村信息谷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刘亚楠】
希望把我们创新中心打造成我们安徽省滁州市,安徽省,乃至我们整个长三角创新的示范亮点、示范高地,然后结合我们,从我们外部继续进行工作的加深,增强我们集聚效应,希望在五年左右的时间,我们整个片区有超过300家的企业,在我们这个园区的进行研发,生产运营。
围绕“产城融合示范区”,南谯区运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招引落地科技型企业127 家,引进高层次人才23名,其中国家级领军人才3名,先后有常州维意乐业印刷彩膜项目、南京城盾重工机械制造等12个长三角地区重大产业项目签约。
【滁州市南谯区委书记 姚志江】
全力打造高教科创城创新平台,力争产学研项目和高层次人才团队招引取得更大成效,高教项目取得突破。
截至目前,滁州高教科创城已累计投入70多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汇智湾片区为发展主轴,无人系统智能制造示范区和南京工业大学研发区互为补充的“L型”发展框架,2020年,“科创城”先后获批安徽省级青年创业园、安徽省级科技服务业集聚区。
【安徽中关村信息谷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刘亚楠】
比如说我们现在滁州以智能装备,汽车,包括一些家电,还有我们这些食品,都是属于我们中关村比较优势的一些产业,我们也希望结合我们滁州的一些当地的产业,再加上其他各地的一些企业的输入的赋能,来帮助我们滁州,进行产业的提升,还有转型发展。
跨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不仅仅局限于招商引资、工业项目、人才招引,推进“南谯—浦口新型功能区”过程中,滁州南谯区在农业方面的平台建设上,同样迈出坚实步伐。
【本台记者 何宇】
走进黄圩村,可以看到大片的水塘在阳光的照射下真的是波光粼粼,一大片水塘,被划分成一个个小小的池塘,你们猜这是干什么的呢?这都是养殖青虾的, 通过青虾养殖基地的建设,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滁州南谯区耕地面积约48万亩,主要围绕长三角城市,打造绿色食品生产和加工基地,总体上围绕安徽省政府提出的“158”行动计划,南谯区目前创成了3个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即金盛青虾养殖基地、蓝莓基地、食用菌加工基地,未来“十四五”期间,南谯区还将再创造6个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
【南谯区农村农村局局长 乡村振兴局局长 司义党】
我们南谯区正在打造七彩南谯,有白色的滁菊、黑色栎炭、栗色的香菇、蓝色的水产、黄色的水果、红色的山芋,我们打造七彩南谯,就是为了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服务的。
将供应基地打造成样板,就是南谯区农业融合的抓手,2019年,南谯区功能农业培育出五个千亩示范片,产出富硒黄金梨、滁菊、西瓜等特色农产品。今后,南谯区努力把功能农业协同创新基地,打造成长三角乃至全国功能农业示范区,并在南谯-浦口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中,将功能农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南谯区农村农村局局长 乡村振兴局局长 司义党】
我们下一步主要是发展小而特,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绿的农产品,来供应长三角市场 2022年,农业产业就有两个,一个是4.2万亩的茶叶更新改造,将要为长三角地区提供绿色、有机的、高品质的茶叶,第二是打造一个香菇基地,因为我们南谯区有全国最大的麻栎林,这种质料是种植香菇最好的质料 ,我们要打造香菇产业, 在区域里面跟农业相关的,主要是这两大产业,也会把这两个产业,做成未来供应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的一个供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