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化纤,实际上是两个概念,仪征和化纤;如果是在很多城市里有城里人和乡下人之分的话,那么在仪征,就有仪征人和化纤人之分,不是我挑拨,起码在我小时候还是有点泾渭分明的。化纤城在仪征,就是国中之国,城中之城,虽然在仪征的地界,但是当时他的一切都独立于仪征,有自己的学校,医院,电厂,商城,公园等等。 仪征化纤,应该是仪征在外面最引以为傲的一块牌子,但是作为化纤城外的仪征人,心里还是酸酸的,因为化纤的福利待遇太好了,羡慕嫉妒之心还是有的。 小时候我们去化纤,都是从仪化东大门进入,别看现在真州西路两边高楼林立,往前推二三十年,就是现在黎明大酒店这里都是农田,一直到东大门门口才是万年农贸市场。周边仅存的建筑群应该就是这个华兴新村了,至于为什么叫“二七公司”我一直没搞清楚,反正我们会嫉妒地喊他们侉子。 当你看到“仪征化纤欢迎您”牌楼时,有种乡下人进城的兴奋(仅指我,我没见过世面),两边的整齐的高楼,比之当时仪征城里不知道甩了几条街,现在的化纤样子和30年前差异不大,但是30年前仪征最好的地方也就是现在新华书店对面“春江商场”这些房屋的样子,所以也希望大家理解我当时的兴奋之情。
今天的化纤与30年前,几乎没有变化,我不是化纤人,所以说错的也请见谅。小时候到化纤必去的地方就是“白沙公园”,亭台楼阁,草坪,梦幻般的小城堡,每样都吸引小朋友好奇的心,即使是今天也是网红打卡处,我在小红书上曾看到很多小仙女在那里打卡留影。当然还有白沙商城,琳琅满目的商品,品种丰富,高档,比之仪征的商城,就如同扬州金鹰对比万家福。 这里要吐槽下仪征的城建,这么多年仪征花费巨资建设的公园,跟白沙公园比起来,真的就不能叫公园,挖一个塘,种上一圈数,充其量就是给大爷大妈遛弯的地方。没有灵魂,没法吸引人在这里休闲,亭台楼阁,步步是景才是南方园林应该有的,不是摊大饼,那标准是土老帽的行为。看看节假日在白沙公园休闲的人流和扬子公园对比就知道了!
说实话,那时候的仪化是全面碾压仪征,对我这样的没见过世面的小孩而言,当时最大的愿望,以后能到仪化,成为其中的一名员工,也算光宗耀祖了! 仪化有体育场和体育馆,记得当年江苏女排的主场就在仪化体育馆,偶尔有幸在仪征的大街上看到三三两两高挑的女排运动员,可谓惊为天人,原谅我没见过明星和美女。仪化体育场也曾开过演唱会,在我们仪征这样的小县城,也要托仪化的福。说句丢人的话,在大学学习网球,回到仪征只有跑到仪化体育场才能打起来。对了,还有游泳馆,那时候仪征还没有游泳馆,仪化的游泳馆有室内和室外的,每到夏天,室外游泳馆就是下饺子。 在文化建设方面,仪化也是稳压我们一头,少年宫,文化馆,电影院!仪化的小朋友从小就开始英语的学习,高中的时候我能明显感觉比仪化的同学英文差。也许是我个人的素养不足,即使在文史方面我也觉得和别人有差距,当时我在邮局买《散文诗》看,我看这个是装,但是仪化的小姑娘看到这个爱不释手,后面还让我帮忙代购,每次在聊到文史方面的内容时,就是一次次打击。当然今天看,和环境也有关系,仪征的新华书店已经到三楼了,但是仪化的新华书店还依然生机盎然。 生活和收入,我就不想说多少了,那就是一个嫉妒,恨不得成为仪化员工。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仪化职工的收入绝对是拔尖的,仪征即使后来的汽车厂也是望其项背,更不要说其他企业了,就是公务员也是靠边站的(我觉得那个时候没有公务员热挺好,起码让创造价值的人收入更高是良性的社会发展)。那时候因为仪化的高收入,连南京人都羡慕,特意开了专线接仪化职工去南京消费,钱在什么时候都是万能的。都知道南方没有暖气的,大家都羡慕徐州即在包邮区,又在供暖区,但就是徐州人也要羡慕仪化人,人家不但包邮供暖,还几乎免费。 小时候听说,高考落榜生可以去仪化上班,可惜等我高考的时候没有这个好政策了,只能去上学,出来也不能进入这个大国企了。 最后说下仪化最值得我倾佩的地方,那就是城建的规划,几十年过去了,厂区,生活区,道路,一点都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显得突兀与不适,一个长久的规划,不至于让一个城市在数十年里一直是一个工地,建了拆,拆了建,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今天可能很多仪征人看不上仪化的生活区,若是我老了,我更喜欢现在仪化的生活环境,而不是现在的东区,也许只是我这个穷人的思维逻辑吧。 说过说,闹归闹,仪化还是我们仪征的一部分,也是值得我们仪征人引以为傲的一块牌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