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尚义真人 于 2022-9-5 16:42 编辑
按过去迷信,据说阎罗王於每年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称“开鬼门”,冥府的地狱大门开启后,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供祭,直到七月三十才“关鬼门”,所以农历七月又称“鬼月”。不管你信与不信,本人今天还真“见鬼”了,先暂且不表。 话说起床后,听到附近隐隐传来丧事乐队吹奏的乐曲,除悲伤曲调,居然穿插演奏雄壮的进行曲和某地流行歌曲,不时还飘来近乎干嚎的哀哭。出门问路人,答曰,村里一富豪的父亲过世,操办丧事,据说还高价聘请了几个职业“代哭者”。 早在清明就听说,电影里代人扫墓哭丧的情节已成现实,连某网都曾出现代客扫墓业务,买家只要支付一定费用,卖家会按照买家的要求进行祭扫,服务项目包括代跪、代哭、代鞠躬、代拟和代读悼词、代敬香烛、鲜花等,整个过程约二、三十分钟,结束后以现场照片或视频,作为支付凭证。各地收费标准不一,从国币几百到数千,某地甚至有哭坟老手报价高达2万。 其实,从事代客“哭丧、哭墓、吊孝、跪拜”并非今日始,古时就有操此业者,民间有,官方也有,哭得好的,客户满意,事主满意,不仅能发财,还能加官晋爵,且其普及性高于代写颂扬文章的“谀墓者”,毕竟谀文要写得令丧主高兴,还是需有几分“才华”的。 中国南北朝时期宋朝的第五位皇帝——宋世祖 孝武皇帝刘骏(430年-464年),因“天性好色,临幸不避戚谊,并有与母后路惠男乱伦之嫌疑,流传后世。”但此君也有几分“痴情”,他的宠妃殷淑仪,姿颜美丽,宠冠后庭,公元462年死后,刘骏精神涣散,不理政事。每晚睡前,都要在她灵前倒酒对饮,痛哭流涕,难以自拔。他下令给殷淑仪盖一座庙,并以淑仪之子刘子鸾的封号,称为新安寺。刘骏多次率领群臣到殷淑妃的墓前致哀,并以哭的悲痛与否作为朝臣忠心与否的表现。秦郡太守刘德愿哭得撕心裂肺,全身衣服都被泪水湿透,甚至哭得差点昏死过去。刘骏十分高兴,立刻封刘德愿为豫州刺史。还有个叫羊志的御医也是泪如雨下,悲不自胜,大声痛哭,有几次几乎哭得背过气去。刘骏便赏赐给羊志许多金银珍宝。事后有人问羊志:“你那得此副急泪?”他说:“那天我自哭亡妾罢了。”原来,羊志真正哭的并非淑妃,而是自己死去的小老婆。 后来刘骏的长子刘子业(宋前废帝)即位后,为报以前殷淑仪得宠后试图夺嫡之仇,将她所生子女全部杀死,毁了祭祀她的新安寺,还挖了她的坟墓。说起来,其原因还多少与一篇“谀文”有关。 当年,孝武帝刘骏召人哭坟,论哭行赏,江左第一才子的谢庄,却因放不下架子去哭殷淑妃,又耐不住寂寞、唯恐落在人后,于是苦思冥想,写了一篇《殷贵妃诔》。诔,是古代专门用以悼念的文体。《红楼梦》里,贾宝玉就曾为晴雯写过“芙蓉诔”。谢庄的祭文,获得刘骏的赏识,如获至宝,手不释卷,边读边哭,情不自禁。谢庄立马获得升迁。这篇谀文经典,被当时许多文人竞相传抄,一时洛阳纸贵。 然而,谢庄却犯了一个低级而又几乎致命的错误。他为了抬高殷贵妃的身份,不知怎么在这篇《殷贵妃诔》中,引用了“赞轨尧门”一典。此典语出《汉书》,本意是赞美汉武帝的宠妃赵婕妤的,用来附会殷贵妃,实在不相适宜。因为,赵婕妤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继位为汉成帝的刘弗陵。可殷贵妃的儿子刘子鸾,并非是法定接班人。谢庄可能是想通过将殷贵妃比为赵婕妤,而达到将孝武帝比为汉武帝的目的,以讨得刘骏的欢心。就是因为这个疏忽,令时为东宫太子的刘子业相当反感:这个谢庄将殷氏比作赵婕妤,那生了贵为太子的我的生母,又该比作谁呢?你拍贵妃的马屁,不把俺娘皇后放在眼里,是可忍?孰不可忍?立时就要率东宫卫队,找他算账。幸被别人拦住,有人提醒他,时下这位马屁文人,乃是你爹的红人,这事急不得。刘骏死后,刘子业继位,果然,不但扒了殷贵妃的坟,毁了她的祭祠,连殷贵妃生的刘子鸾,也一杯毒酒鸩杀了。谢庄也被捉拿在案,所幸,还没有来得及问斩,这位接班人刘子业自己却被手下人杀掉了。 据闻,遥远山中有一番国,一日,适逢某国君已故皇叔的王妃忌日,诸多官员前去哭悼,有巡抚送花篮的,有知府念悼文的,人人痛哭流涕,如丧考妣,不仅下跪三叩首,而且祭文的溢美之词足令谢庄们汗颜,一时传为佳话。只是不知这些“代哭者”当时心里想的什么?是自己早已过世的父母?突遇车祸的前夫或二奶?还是不幸夭折的子女?况且,所有赞美的词语都用尽,还剩下什么文字可以用来哭祭其他或后来更需要悼念的主子及其眷属呢? 真要伤心,还是自己亲哭为好,别人的眼泪大都是靠不住的,这种建立在金钱与权力之上的代哭、代跪,又有几分诚意和情感?归根到底,不过是活人的道具,是一种拿先人为自己装点门面、炫耀身份与地位的自欺欺人,是一出演给活人看的闹剧。古语道:凡为官家,娘老子死了挤破门,自己死了没人问。
绿杨氏转曰: 清代石成金曾记载:扬州风俗, 丧家在出殡前选定日期接受亲友吊唁,要由妇女在棺旁哭丧,孝子大多雇请邻居老妇人代哭,哭久了觉得困倦,因哭着说:“想起来关我什么事呀?”雇主闻声埋怨她:“你就是雇来的,既然得了人家的银钱,也不该如此哭法?”老妇人闻之又换了个哭法道:“想起来又关你什么事呀?”如此看来,代哭的风俗在扬州也是源远流长,难怪当年知府哭得十分专注,只是不知有无像此老妇人一样哭法?
2014.7.27.
|